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素有“汉语言活化石”之称,精炼的文字里蕴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和精神,可以说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故事。
下面这些成语厉害了!它们虽然可能不为人熟知,却个个画风辣眼,故事奇葩……
cǎn lǜ shào nián
惨 绿 少 年
这个成语乍一听就很“惨”很“绿”,莫非……是用来形容某个卖炊饼的少年?
大家要是这么想可就不对了!
这里的“惨”,通“黪”,指色彩暗淡。惨绿,浅绿,指服色,并非悲惨之意。
“惨绿少年”本意是指穿着淡绿衣服的少年,后也指衣着讲究的少年,引申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惨绿少年”出自张固《幽闲鼓吹》,它来自一个有趣的故事:
话说唐代宰相刘晏的女儿,嫁给了礼部侍郎潘炎,生了儿子潘孟阳,任户部侍郎。母亲认为儿子才干不够,无能这个高位,总有一天要出事。儿子不服气,说同事们都跟我差不多的料,谁也不比谁强。
母亲不信,于是叫儿子请了同僚们回家吃饭,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这些少年。看完了,放下心来,说果然都不是好货色,独独又问,"末座惨绿少年何人?"原来是补阙杜黄裳。潘夫人感叹,"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然成为一代名相。"
这个惨绿少年杜黄裳后来果然荣登宰甫,大显身手,成就了著名的元和中兴。
所以惨绿少年一词是指虽身份低微,无华服荣身,但气质谈吐风度自是不俗,如同美女粗服乱发而不掩国色。
jiǎn rén shàng tiān
蹇 人 上 天
蹇人,跛足的意思。
一个跛足的人心心念念想上天,不就跟“夸父逐日”一样,充满美好的浪漫主义色彩吗?
但好像不是哦,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一》,故事是这样的: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隗嚣的人,少年时因为生病而脚跛了,但他的野心并不小。
他在天水起兵妄想称帝,后来屯据陕甘一带,却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歼灭了。
在他称帝前,天水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
这首童谣讽刺隗嚣,你一个跛脚汉,口口声声“要上天”,如果你都能上天去,地上早就走光没有人了。
此后,“蹇人上天”被人们用来比喻不可能之事。
没想到啊!“蹇人上天”还真的和“你咋不上天”这句流行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bó shì mǎi lǘ
博 士 买 驴
博士,是古时官名,博士确实去买驴了,但这并不是这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成语出自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
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
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代写,博士马上答应。他写得非常认真,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
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问他说:"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怎么连个驴字也没有呀?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收了你多少钱,也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旁观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后来人们便用“博士买驴”形容写文章或讲话不得要领,也叫"三纸无驴",就是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dōng rì kě ài
冬 日 可 爱
冬日才可爱?春日、秋日表示不服(但炎炎夏日确实不够可爱)……
其实,之所以“冬日可爱”那是有来历的,据《左传》记载:
晋襄公死后,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婴儿,他母亲就找大臣赵盾论理。赵盾担心秦国会出兵干预,结果还是引发两国战争。
赵盾独断专行,酆舒便吐槽赵盾道:“赵盾他爹是冬日之日,这小子是夏日之日。”
由于这个槽吐得比较含蓄,后来杜预注解《左传》时在此处补充道:“冬日可爱,夏日可畏”,让赵盾受到了二次伤害。
更糟心的是,“冬日可爱”后来渐渐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yī lóng yī zhū
一 龙 一 猪
看到这个成语大家一定很奇怪,龙和猪压根就不是一个层面的物种,怎么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成语中呢?
其实啊,大家都误会了!“一龙一猪”是一个劝学成语,这里的“龙”和“猪”都是一种拟人手法……
这个成语的创造者是大文学家韩愈先生,下面咱们说说韩愈先生的创作感言:
韩愈有个儿子叫韩符,打小就不爱读书!于是,大文学家兼诗人的老爹就写了一首诗《符读书城南》劝勉儿子: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这首诗意思很简单,就说两家都有儿子,长大后一个成为了人中龙凤,一个却是和猪一样依旧好吃懒做。
但这首诗的潜在意思是,儿子啊,你爹我是“龙”,你的哥哥们也是“龙”,可你怎么却像头猪呢?还不赶紧学习,不然一辈子就都是“猪”了。
韩符也被老爹这首诗给吓到了,从此开始发奋读书。
所以后世便用“一龙一猪”来比喻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人,高下却判别极大。
bā gōng cǎo mù
八 公 草 木
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人的一种情绪——紧张。
“八公草木”出自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东晋时期,前秦苻坚野心勃勃,仗着兵多企图灭了东晋,却被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兵分三路夹击。
战乱中,苻坚登上城墙,看见晋军阵容整齐已然有些畏惧。后来晋军设计围攻秦军,秦军大败,损失惨重,余部四散而逃。
忙于奔命的秦军看到八公山上草木的阴影,都以为是追兵,可谓是吓破了胆~
所以后世便用“八公草木”形容一个人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xià mǎ féng fù
下 马 冯 妇
许多人一看到“下马冯妇”这个成语都会先心疼冯妇一秒钟……
因为“下马冯妇”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重操旧业的人,而我们都知道古代良家女子都是在家相夫教子,所以“冯妇”是……?
其实,“冯妇”是个男的!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
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勇士叫“冯妇”,虽然名字很女性化,但他却是个像武松一样能赤手空拳打老虎的壮汉。
后来他决定要好好读书涨知识,就收山不打了。没想到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玩又遇上了老虎,在职业病的驱使下,他下马对着老虎就是一摔!
于是,老虎就被摔死了……
所以“下马冯妇”就用来比喻那些干回老本行、重操旧业的人。
pò mǎ zhāng fēi
破 马 张 飞
这个光是看着字就足够让人会心一笑了,多么典型的东北话呀。
其实,这个成语源自张飞和马超的一场争论……
据传,张飞与马超曾有一段经典对话:
张飞:“人马并驰,疾而速……”(人和马一同飞驰,那速度很快。)
马超:“若人无能,良驹何用?”(假如我自己无用,那么好马又有什么用呢?)
张飞误以为其意思是:“你这么无能,就算给你一匹好马也无用”,便试探说:“人无用,何人有用?”(我没用,谁有用?)
马超以为张飞是赞叹马超的才能,便谦虚地说:“人已无用,何人皆有用。”(我没用,其他人都有用。)
张飞以为是:“你没有用,其他人都有用”,便一拳打在马超脸上,说道:“此等破马!”(这个没用的马超和他的马)。
由此可见,“破马张飞”是指误会别人的意思,并且对别人做出伤害的人。
现在的意思发生了一些变化,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由于这个成语画面感实在太强了,所以流传久远,成为了东北人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