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渗透国学教育
【摘要】伴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被人们遗忘多年的国学,又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也给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将国学教育渗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本文从“让文字在阅读中站立起来:储存语言”“让信心在赏识中树立起来:培植兴趣”两大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
【关键词】国学 语文教学 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此理念指导下,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还是谚语民俗等,都是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自己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将国学教育渗透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因为语文本来就是与国学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而小学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建立国学基础的一个黄金时期。纵观古代的大儒和近代的几位大学者,他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独成一家之言。这些人往远有郑玄等人,往近有章太炎等人,细数每个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 由此可见,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怎么加强国学教育的渗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让文字在阅读中站立起来:储存语言
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可以浸润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品位。因此每学期初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明了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趋向,然后有的放失,做好学生读书的引路人,积极倡导以“亲近书籍,与好书为友,与经典同行,汲知识之灵气,取书本之精华”的理念,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一)唐诗宋词,让教学更有情趣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让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二)名言警句,让语文教学更精彩
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在他们为人类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它是无价的教育资源,能给人们以人生的启迪、心灵的陶冶;是精彩的语文资源,能给人心空的拓展、智慧的引路。如“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走进名言警句的宝库,能在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能使语文教学变得更精彩。
二、让信心在赏识中树立起来:培植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通俗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国学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
(一)“流行”制造兴趣
模仿是儿童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方式,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从众心理就会促使他们由模仿到兴趣,逐渐形成习惯性的接受和吸收,从而达到很好的诱导效果。在学生朗诵经典时,他们的琅琅唱读声,就营造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来,再加上孩子们本身的模仿天性和良好的接受力,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而兴趣就如一个共振能量场,互相激发,互相推动,很快就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二)“示范”感染兴趣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新的课标,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在学习时我特别注重以激情唤起激情,要求学生背诵的自己一定先背过,需要讲解、示范的,自己必须研读透彻。如我和学生一起背诵《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一起咏诵《岳阳楼记》《劝学篇》《陋室铭》,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的设计,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孩子们流连忘返,乐在其中,学得可认真了。
(三)“动画”提高兴趣
成语故事、勤学故事、三字经故事、弟子规和千字文故事等,我一般结合动画故事让孩子从中汲取圣贤智慧,在成长的道路上力行学文。其后引导讲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力和演讲能力。
(四)创意形式巩固兴趣
1.唱经典。每到中午的“附小雅乐”广播时间,校园广播在悠扬、空灵的琴声后,便开始播放配乐古诗文歌曲。悠扬的歌声带着孩子们穿越厚重的历史,让他们在歌声中懂得“诗词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2.画经典。给古诗配画,给宋词插图,用连环画画出名著中的故事;把诗歌按作者、内容、主题分类,办成手抄小报……这也是学校学习国学的另一方式。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中,孩子们都会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来专心收集资料,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经典诗文。通过“画”这种艺术形式,孩子们把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表达了出来,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艺术联想。
3.演经典。每隔一月的班会课是学生最盼望的时刻。因为这一节课,学生们会进行精彩的国学诵读汇报演出。孩子们往往会非常有创意地把国学的精髓部分用“读、唱、讲、品、书”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经典如音乐般流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营造了更浓厚的诵读氛围。
国学,博大精深,积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需要国学的熏陶,让国学进入课堂,让经典文化滋润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灵,不正是我们所追求更具魅力的教学吗?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持之以恒,掘井及泉,让散落的国学“珍珠”串成一条精致的“项链”,让学生在经典的滋养中为习惯铺路、为生命奠基。